智能變電站可以在技術上提高輸配電能力和智能化
發布時間:2012-06-29 09:00:00
瀏覽次數:5783
智能即為人性化,就是把變電站做成像人在調節一樣,當低壓負荷量增加時變電站送出滿足增加負荷量的電量,當低壓負荷量減小時,變電站送出電量隨之減少,確保節省能源。
智能變電站,分為過程層(設備層)、間隔層、站控層。過程層(設備層)包含由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構成的智能設備、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完成變電站電能分配、變換、傳輸及其測量、控制、保護、計量、狀態監測等相關功能。間隔層設備一般指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二次設備,實現使用一個間隔的數據并且作用于該間隔一次設備的功能,即與各種遠方輸入/輸出、智能傳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層包含自動化系統、站域控制、通信系統、對時系統等子系統,實現面向全站或一個以上一次設備的測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數據采集和監視控制(SCADA)、操作閉鎖以及同步相量采集、電能量采集、保護信息管理等相關功能。
數字化變電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
數字化變電站是應用IEC61850進行建模和通信的變電站,數字化變電站體現在過程層設備的數字化,整個站內信息的網絡化,以及開關設備實現智能化。
智能變電站由數字化變電站演變而來,經過4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日臻完善。相比較其它環節,智能變電站已經達到了可以大規模進行推廣的條件。智能變電站主要由設備層、系統層組成,與傳統變電站最大差別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次設備智能化、設備檢修狀態化,以及二次設備網絡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電網行業研究小組分析指出,“十二五”是智能電網的重要建設期。隨著重點環節技術創新和實踐的完成、技術標準的完善,智能電網發展呈現出加速跡象。同時,智能變電站還可以在技術和功能上更好地滿足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要求,優化電網網架架構,大幅提高輸配電能力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