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市場需求擴大,有些瓶頸必須及時地解決
發布時間:2012-12-13 09:00:00
瀏覽次數:4715
近年來,隨著產能過剩引起競爭加劇,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我國高壓開關行業如履薄冰,由此引發的價格下降、利潤下滑讓全行業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新形勢下,智能電網與特高壓的建設對開關的小型化、可靠性、自動化、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高壓開關行業整合與洗牌被推到改革的風口浪尖,業內普遍用“大浪淘沙”來形容高壓開關目前所面臨的尷尬處境。
隨著國家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壓開關行業落后產能相對過剩,產品同質化越來越明顯,由此引起價格競爭。從業主的角度來講,產品技術水平差不多,那么低價中標便不可避免,這些問題的同時作用下,產品價格一路降低,對各個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某種程度上說,高壓開關市場的需求動向取決于電力市場的發展,近年來,全球輸配電設備市場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同時隨著農網改造、特高壓、超高壓直流輸電等工程的建設,帶動了我國輸配電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
具體而言,特高壓電網的穩步發展對開關的技術發展及應用市場會帶來良好的預期,將推動我國的高端開關制造業及相關制造行業的發展;配網提升和農網改造以及鐵路電氣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大需求等因素,中低壓開關的應用市場必然會進一步擴大。
以2011年為例,國家電網2011年投入農網改造的資金為622億元,南方電網2011年完成農網建設投資232億元,而農網建設投資約60%將用于采購電力設備,相關電力設備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在特高壓方面,“十二五”特高壓投資將達5000億元,按開關類產品占總投資的8%~10%測算,未來5年特高壓開關設備市場容量約為400億~500億元,年均80億~100億元。
與高壓開關行業迎來的巨大市場機遇相比,其所面臨的質量不過關、產品結構不合理、自主品牌缺失、管理不善等問題好似硬幣的反面,如果這些瓶頸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那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猶如芒刺在背。
?